明朝时期的两广总督和清朝时期的两广总督可以说是两个完成不同的概念。明朝景泰年间,桂平、梧州一带出现了僮民和瑶民的大规模叛乱,那一带在当时正位于广东和广西两省交界的地方,所以广东总兵官董兴和广西总兵官武毅进行相互间的推搪,于是,兵部尚书于谦奏请朝廷把两地的总兵官都更换了,另外再派右都御史王翱总督两广军务,这便是两广总督的开端。
两广总督府最早是设置在梧州,因为当时的梧州是瑶民、僮民起义的爆发地之一,所以先后有多任的两广总督直接留在肇庆进行指挥,他们等到平乱到了七七八八的时候再到梧州“坐镇指挥”。到了崇祯五年开始,两广总督府基本是从广州和梧州两地来回搬迁。明朝时期的两广总督属于朝廷委派的钦差大臣,主要工作是为了督军,不能干涉地方政务,所以当时并没有现在网友所说的广东广西谁管辖谁的概念。
到了清朝顺治元年,朝廷在广州设立了广东总督,并且还兼管广西政务,这也就是清朝时期的两广总督的前身。从顺治元年到雍正十二年之间,两广的政务大部分时间是由广东总督管辖,期间还两度设立有广西总督独立管理广西政务。在雍正七年的时候,为了方便镇压苗族起事,广西的政务也曾由云贵总督兼管。从雍正十二年开始,广东总督正式更名为两广总督,自此两广的政务固定由两广总督管辖。
在清朝前期,广东总督府(两广总督府)的驻地也曾发生过多次的变化,曾先后驻于广州、梧州、廉州、肇庆等地。从乾隆十一年开始,两广地区的政局变得相当稳定,广州也成为了两广总督府的长期驻地。事实上,两广总督虽然理论上是两广的最高首长,但是总督重在典兵,巡抚重在吏治,二者相互牵制,两广总督在实权上未必比得上广东巡抚。另外,当时的广东地区还存在着广州将军、广东陆路提督、广东水师提督等一品大员,尤其广州将军的地位更是比两广总督还要高。不论东粤西粤,民众的饮食,传统都讲究“滋补”,所以粤菜系列的一大特点,就是对“滋补”的精益求精。中国文化传统中,“医食同源”,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医食同源
广西的梧州,地处珠江流域,西江中部,水上贸易重镇。作为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粤菜的饮食传承上,自然是“补劲”十足。“秋风起,三蛇肥”,讲究的是“补”!“鱼补精,鸡补肾,羊补脾,狗补气”,讲究的还是“补”。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梧州人、南宁人,在饮食文化上的诉求,那完全可以说是——听取“补”声一片。
02 梧州有不少饮食精品,无论其选料及制作方法,有怎样大的差异,其追求的主旨仍在于——“补”。“补”之一字,在中国传统中医的理念中,涵盖很广——包括健脾、健胃、健肾、暖胃、培元、固本、补气、补血、去寒、祛虚、益神等等——内容十分庞大。梧州民众——提起“进补”,那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而且,也确实是――家家户户都有煲两味靓汤的绝活。先说“龟苓膏”。 “龟苓膏”是一种食品,也是梧州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药膳,更是历代王朝专供皇宫的名贵药品——典型的“医食同源”理念的结晶。
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吴地时,曾驻军苍梧郡(今岑溪市)一带;将士们多因瘴气而水土不服;诸葛亮问计于当地郎中,当地人献上妙方;诸葛亮依方行事,以当地特产乌龟、土茯苓熬汤,令将士服用,结果将士均痊愈,这就是“龟苓膏”的由来。此典故于正史上并无记载,而坊间言之凿凿,梧州民众亦深信不疑——而梧州一带,气候潮湿闷热,也确是实情。历史的真实,大体是这样的——曹操率大军南下,征伐荆州时,刘备无力抵抗,望风而逃――逃跑的方向(投靠的对象),是荆州牧(州长)刘表先生所委任的苍梧太守吴巨;但是,为保命计,经鲁肃先生、诸葛孔明先生的劝说,刘备改主意了,转而投靠孙权去了,并未南下——这才有了后来的“赤壁大战”!史料显示,作为刘备先生的首席谋士,诸葛孔明先生向来主张“吴蜀联盟”,携手抗击曹魏以自保,从未率军与东吴政权开战,更别提领军深入荆州——他终其一生,从来没有踏足梧州(苍梧)一带。可以认定,“龟苓膏”是梧州人民,在岁月悠久的谋生过程中,用群体的智慧,“集体创造”出来的结晶——把“龟苓膏”认定是诸葛亮先生所创,体现出了广大民众对他的敬仰与崇拜!
03 “龟苓膏”的主料,是名贵的鹰嘴龟和土茯苓,再加上生地等中草药和琼脂,精熬而成,外观晶莹,形似凉粉。此品性温和,清热去湿,旺血生肌,止瘙痒,去暗疮,润肠通便,滋阴补肾,养颜提神,有多重功效——难怪老少皆宜,行销中外。
梧州民众至今,依然喜欢在路边小店吃龟苓膏。小店往往极简陋,三五小平桌,用小瓷碗,或是透明一次性小塑料碗,老板娘或小妹仔将颤抖抖的黑色龟苓膏盛入小碗,加蜜糖水,客人用小勺小口吃,慢慢品味!——这是梧州大街小巷的,一道最平民化的风景线!每个人都是这幅画中的一个人物。此一补也。
04艇仔粥在南宁、在梧州,都极为盛行。这两个水边城市,尤其是梧州,都是西江边上大商埠,自古水上人家甚多——精明的商贩便将生意做到江面上去,尤以卖粥为多,乃是用新鲜河虾、鱼片做成,谓之“艇仔粥”。
后艇仔粥传至岸上,又有逐步改进――粥料中,分别添加有叉烧、西肚、海蛰、虾米、花生、炸芋片、炸粉丝、葱花、生菜等;洒胡椒粉,滴麻油,精致绝伦。食粥本来就可补气暖胃,加上那么多的细料辅助,更可培元益气。此又一补也。
05豆浆,或曰豆汁,全国各地皆有,但南北做工不同。北派豆浆多粗枝大叶——不仅有细微颗粒状的豆渣,还有一种黄豆的青涩味;而北京的“豆汁”,更有一股溲味——偏偏北京老百姓,好的就是这一口。南派豆浆多细研精做,讲究口感的“饱满”与“圆润”!南北豆浆,只有“豪放”与“婉约”之分,并无高下之别——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在南派豆浆中,还是梧州的“冰泉豆浆”,显得比较出众。
豆浆在唐代已名声不小,《梧州府志》曰:“梧州城东有井出冰泉,井水甘凉清冽”。以冰泉浸泡优质黄豆,一夜豆软,精工细磨,滤取浆液,加上少许优质蔗糖,文火慢熬,便可得“冰泉豆浆”。这种豆浆极富营养,冷冻后滴在桌上成珠,久聚不散,张力极好,又名“滴珠豆浆”。梧州人喜早茶,而冰泉豆浆必不可少,口感浓醇,豆香留齿,如丝般滑逸——黄豆有“植物肉”之美称,于人体有百益而无一害。此再一补也。
06 然而,梧州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大补之物,当属岑溪三黄鸡和蛇宴。在中国“十二生肖”当中,鸡为凤,蛇为小龙,号称“龙凤呈祥”——梧州有众多美食,其中有多款,围绕此二物精心打造,遂成“一方名士”。 岑溪是梧州的一个县级市。岑溪本地有一个独特的土鸡(粤语称之为“项鸡”或“走地鸡”)鸡种,因嘴黄、毛黄、爪黄而号称“三黄鸡”。“三黄鸡”体型小巧、外貌华丽、柔嫩骨细,却又爱叮好动,野性十足,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极佳,是两广及港澳地区,主要用来制作白斩鸡的“历史名鸡”。这种鸡不能关在鸡舍喂养,只适宜在果园、林区、草地或旱地作放牧式饲养。
在共和国改革开放前,这种鸡饲养数量有限,主要用来创外汇——但因其肉质实在鲜美,港澳及东南亚市场需求量极大,食客趋之若鹜,故往往在外输过程中,被各方层层“截留”——为保证创汇货源,阻止“三黄鸡”外流,外贸系统还专门在公路上设卡收购。至1983年,因岑溪市(县级市)饲养“三黄鸡”大有成效,国家外经贸部赞许有加,特向岑溪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以示嘉奖!——国务院部委为养鸡而向县级政府颁奖,即使不算绝后,亦可算空前了。
07 梧州有一道名菜,名曰“纸包鸡”,其食材主料,基本上就只认“三黄鸡”。“纸包鸡”公认由民国初年,梧州官办酒楼“环翠楼”大厨官良所创,至今已近百年历史。起初“纸包鸡”仅限于款待达官显贵,后因名酒家“粤西楼”老板重金礼聘官良主厨,纸包鸡才得以在民间登场,并迅速扬名于桂粤港澳及东南亚一带,名头响亮!——“纸包鸡”1985年进入央视《中国一绝》美食风情纪录片。“纸包鸡”的做法是—— 选择“三黄鸡”为原料,体重在1.25至1.5公斤为宜,宰杀后去头、颈、脚,以优质花生油、汾酒、姜汁、葱、糖、香料作混合腌料,与斩成寸方大小的鸡块相搅拌,然后将鸡块用油炸过的玉扣纸包成小包,再用花生油微炸至金黄色,便可上桌。有的酒楼应食客要求,将冬菇或北菇放入纸包中,与鸡块同炸,味亦甚美。
此菜鲜嫩甘美,入口外微焦而肉嫩滑,加之用纸包裹,味不外溢,故鸡香更浓郁持久。吃此菜须趁热,否则香味走散,肉质亦变,便不复原先之味着。业界认定,“纸包鸡”与云南名菜“汽锅鸡”一样,虽制法不同,但异曲同工,都是“培养正气”的首选。粤军将领陈济棠在民国时期主粤期间,久闻“纸包鸡”大名,苦无机会亲到梧州品尝,实在按捺不住,便特派水上飞机来梧州,将“纸包鸡”空运回广州,总算满足了口福之欲!——用飞机来空运“纸包鸡”,固然是为政当权者的豪奢之举,但也可以证明“纸包鸡”确实很有吸引力。
08另一大补之物为蛇。两广人都爱吃蛇,而梧州人更甚,且古已有之。梧州(全广西)民众认定,吃蛇和喝蛇酒,可以滋阴补肾,益脾健胃,补气壮阳。吃蛇最好在秋冬季节,此时蛇肥,正欲冬眠;而其它季节,蛇便消瘦多了。秋冬一到,梧州便风靡全蛇宴,各家酒楼纷纷争相以蛇宴为招牌菜,否则在经营角逐上便会落下风。龙虎凤”是梧州的一道传统名菜,由于做法讲究,味道鲜美,所含的营养也是极其丰富的,是一道十足的大补汤,所以也被大家成为“天下第一汤”。在广东当地,还有着一种说法,那就是喝一碗龙虎凤,晚上睡觉都不用盖棉被。“龙虎凤”这道汤这么受欢迎,大家知道它的来源吗?又知道它的食材是哪些嘛?看到食材超乎想象,网友:瑟瑟发抖,怕了怕了。
传说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叫江孔殷的在京城做官,他虽然是官,但是却对美食颇有研究,在他七十大寿的时候,亲朋好友提出提议,说是让他准备一道之前谁都没有见过吃过的菜品。其实当时江孔殷是有点苦恼的,不过在闲暇之际,看到家里的猫正在调戏竹筐里的蛇,就突发奇想拿蛇和猫做了一道菜。
蛇的外形形状类似于龙,而猫相当于老虎,所以这道菜当时起名叫“龙虎斗”,不过大家品尝之后,感觉猫肉没有那么鲜美,所以江孔殷又加了鸡肉,鸡肉在民间又有着代表凤凰的意思,所以最后大家都喜欢叫这道菜“龙虎凤由此可见,龙就是指的蛇,虎指的是猫,而凤指的就是鸡,单看名字,这道菜确实特别的吸引人,毕竟龙虎凤在我们国家,都是象征着吉祥、美满、幸福之意的。不过看到它的主要食材,真的不是一般人敢吃的,反正我是不敢吃。蛇虽然常常被人们形容成龙,但是大多数的人看到还是特别害怕的,看都不敢看,碰都不敢碰,更别说吃肉了。
而猫肉也一样,在我们这个地方,根本都没有听说过有吃猫肉的,猫虽然不像狗那么忠诚,但是它特别的可爱,应该大多数的人都舍不得或者不忍心杀生吃肉吧。为什么“龙虎凤”被称为天下第一汤呢?其实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营养,更是因为挑选食材的时候太过讲究了。
鸡、猫、蛇都不是随便挑选的,鸡肉要选用那种从来不吃饲料的土鸡、笨鸡或者乌鸡,因为它们的味道更鲜香,营养价值也更高一些。而猫呢,也不是随便一只猫就可以,得用那种年龄大的老猫,因为大家都说,猫的年龄越大,味道就越好。而蛇也不是随便一条蛇,而是选用那种体格粗壮的蛇,并且毒性越大越好。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会说,蛇肉毒性大,我们吃了不就会引起中毒吗?其实蛇肉在处理的时候,毒性已经去掉一半了,再在做的过程中,经过高温持续加热,蛇肉的毒性几乎就没有了,只要我们身体上没有伤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更不会引起中毒。 蛇宴的制作,在于根据不同品种的蛇,用相应不同的方法,配以不同的佐料,制成各式粤菜佳肴。蛇以当场生宰为上品。用蛇血、蛇胆冲酒喝;蛇衣、蛇肉、蛇骨及内脏,则可分用蒸、焗、煎、炸、炒、煲等法,组成丰盛美味的全蛇宴。如号称“桂东第一菜”的龙虎凤烩,以“三黄鸡”和广西特产眼镜蛇、金环蛇、过树龙为原料,配以当归、木耳、香菇、陈皮等20多种佐料,烩焖而成,味极鲜香,口感嫩滑,营养价值极高,有强身滋补奇效。眼下梧州许多酒家,都能供应蛇鸡煲、蛇三味、鸡蛇羹、涮蛇片等佳肴。
9.太平米饼,藤县太平镇特产太平米饼在藤县家喻户晓,以前一般为自制糯米饼,或自己品尝,或用来送礼,是当地民间过年的传统习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大多乐意去购买,一些专门从事制作糯米饼的加工作坊便应运而生。太平米饼以用料讲究、皮薄馅多、口感香甜著称。光是选料就颇费心思:精选本地产的糯米、花生仁、芝麻、瓜子仁、水晶肉、花生油等材料,没有任何的食品添加剂。在制作糯米饼的过程中尽可能采用传统工艺和手工制作,除了糯米粉采用打粉机碾出之外,所用馅料和糯米饼的成型都为纯手工制作。
10.和平粉葛,藤县和平镇特产,属于传统产品。该产品现今分布于和平、太平、濛江、天平、藤州、塘步等镇,一般年种植面积2万亩左右,产量3万多吨。和平粉葛属豆科蔓生作物,块根富含淀粉,味清甜,纤维少,既可做菜,也可入药,还能加工为清凉饮料等,可以做粉葛扣肉,粉葛螺蛳粉,拨丝粉葛,粉葛焖羊肉,拔丝粉葛!
生食粉葛将粉葛冼净去皮,应注意将葛的头部,即青绿部位去掉一些,因为其头部受太阳光直照部位,故呈青绿色,其纤维多些,将去皮后的葛打开切片、切块、切粒、切丝等随君所欲为之,但下刀应长横刀切之,以切断其纤维为好,像切牛肉一样。将切好的产品最好放在淡淡盐水中稍微洗一下,作用是能保持葛片雪白颜色,防止葛去皮或切后表面氧化变成褐色,所以切片,生食或打火锅时,过一下淡盐水护色比较好些。 生食方法一般有:(1)直接食用;(2)加入白糖或蜜糖食用;(3)要想口感无纤维的话,放入微波炉1_2分钟或放入开水烫2_3分钟加糖食用,味道清甜、脆口,具清心润肺、降火、降压等作用,其生食方法主要采用云南、贵州人的食法。吃过葛根的人应该都会觉得清爽舒适,事实上,葛根可以帮助我们润喉去燥,对于那些平时经常感到口干、眼干的人来说,葛根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补品,而且对于我们平时生活中由于思虑过度而导致的睡眠不足等症状,葛根都具有一定的缓解的功效和作用。我国南方和港澳地区,每年都会有几百个家庭或行业工会社团,组织或参加美食旅游团,专程来梧州吃蛇宴,以求进补。——专门为吃蛇而来,于北方朋友而言,亦可算一奇闻。 肯定有人会担忧,如此酷爱吃蛇,蛇源会不会枯竭?这点大可放心——梧州有全国最大的活蛇蓄养场“梧州蛇园”,有四层养蛇楼和地下蛇库,面积10000多平方米,养蛇最多时达数千万条,号称“万蛇归仓”。广西崇山峻岭无数,又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不会影响蛇的繁衍。更何况,现在养蛇的人也越来越多。广西菜(桂菜)的这种“进补”特质,补出了“一团和气”,也补出了“一身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