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了几起悲剧,一起是重庆彭水,村民因不满村干部,持刀行凶致村组长等四人死亡;一起是四川一女孩,被父母逼考公务员,逼了五年,疯掉了,住进了精神病院,一边唱歌跳舞一边嘴里念叨着“我是局长、我是局长”;还有一起是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四个年轻人相约至此,集体跳崖自杀。
今天主要说说天门山跳崖的那四个年轻人。
四个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年轻人,网络相约,精心准备,集体自杀。但共同点却是:
农村出身,受教育程度低,打工为生,生活贫困。四个年轻人,最大的一个32岁,最小的两个才23岁,他们生活各有苦衷,但
他们又很善良,4个人在跳崖前,写下了同样版本的遗书,内容只有一句话:
“本人XXX,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本人是自杀,与其他人无关。”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还想着不要连累其他人。
是什么让他们毅然赴死呢?
网络上混杂着各种不同的声音。
有人埋怨现在的年轻人不珍爱自己的生命;有人指责原生家庭对孩子们不负责任;有人曝光
“网络约死群”无人监管,是罪魁祸首。
但我看到了更多的声音是对四个年轻人的怜悯、同情和惋惜。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不忍指责他们。
我出生在普通人家,虽然不至于家徒四壁,可年轻的时候,也经历过生活的窘迫,遭遇到过别人的白眼。那种肚子饿得贴脊梁骨,被人骂到不敢回应的感受也有过。但这些底层的感受,并不是庙堂之上,宦达之家所能理解的。
底层的苦是什么?
是孔乙己脱下长衫打螺丝吗?
不是。
是连螺丝都没得打,是打完螺丝依旧只能维持温饱。
以前我们总说,年轻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大不了就去送外卖呗。
可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广州外卖骑手满员了。
以为脱下长衫能送外卖,可现实却是,连外卖都没得送。
就算送上了外卖,也未必就能养活自己。有个资深南都记者体验当外卖小哥,结果抢不到单,一样没收入。
上周最大的热点是一个造谣,一个凉山的哥们因连续加班吃不消,在工作群怒骂老板集体辞职,尽管官方证实这是谣言,但为何却引发了几乎所有媒体和数亿人的共鸣?
尽管新闻是假,但揭露的现实无处不在。
现代都市,哪怕就是四五六线小城市,生存尚且如此艰难,买房结婚对底层年轻人来说,就更如同幻梦一般。
梦可以做,但迟早会醒。
梦境越美,醒来之后的痛苦就越大。
陈丹青说:现在的年轻人有苦说不出,资源太少,拼不过上一代,可是现在又特别功利、特别商业、特别势利,很卑鄙、很狡猾、很低眉顺眼,想尽办法才能捞到一回。
可大部分年轻人从小理解的社会,是有理能走遍天下,付出就有回报,勤劳能致富。可这与残酷、冷漠的社会是完全背离的。
一方面,我们的社会评价标准越来越单一,注重物质、社会地位,简单说,就是看你有没有钱。
另一方面,社会越来越实用主义,甚至拜金主义,不注重文化伦理,不注重公平与平等。
当一个社会高速发展的时候,这些问题都可以被发展所掩盖,因为机会太多,多到你只需俯下身子就能捡到,差别无非是大与小的问题。
可一旦这种发展处于低速甚至停滞的状态,矛盾就凸显了,不是机会多少的问题,而是你费尽心思也找不到机会。
一个人,无论年轻与否,当现实与期望严重脱钩的时候,其实还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莫泊桑说,
人活在希望中。现实生活中,我们普通人大多数都活的很艰难,很憋屈,很无可奈何。我也同样如此,时常感觉生活就是办公室、家两点一线,年复一年的写字却无法自由表达,日复一日的长时间伏案却收入寥寥。但总觉得,心底深处,还有一丝不灭的希望。
有一丝的希望,人活着就有意义。
当一个人彻底丧失希望的时候,有些人选择自尽;有些人选择报复社会,与仇人同归于尽;有些人选择无差别的屠杀。
而更多年轻人选择躺平,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不消费。
自杀是个起因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
我们需要给年轻人更多的希望,看得见的希望。我们不能一味去指责他们,不能总是空洞的说教,马云马化腾是青年崇拜的大V时代,一定比夹头带鱼是大V的时代更美好。千千万万年轻人勇于创业的时代,一定比千军万马考公的时代更有希望。
最后,说句真心话,美好未来,依旧要抱有希望,并坚信能看到那一天的到来。
我们活在希望中!
赞(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