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位91岁的老人,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
从外表看,他和所有老人似乎没什么区别,与妻子住在旧金山的一套一居室的出租屋里。他从不穿名牌衣服,带一副破旧不堪的老花镜,手上也不是什么名表,就是只价值15美金的卡西欧石英表,曾经的公文包就是个布袋子。
他也不喜欢美食,日常的食物就是便宜的烤奶酪、西红柿、三明治。他甚至连自己的车都没有,外出都是乘坐公交、地铁。
也许你以为这是一个社会底层贫穷、吝啬的普通老头。
但是,他曾经给康奈尔大学捐献了5.88亿美元,为加州大学捐献了1.25亿美元,为斯坦福大学捐献了6000万美元。他曾投入10亿美元,改造和新建了爱尔兰的7所大学和北爱尔兰的两所大学。他曾建立慈善基金为发展中国家的腭裂儿童提供免费的医疗费用……迄今为止,他已经捐出40亿美元。
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是全球免税集团DFS的创始人查克•费尼(生于1931年4月23日)。
当无数的记者好奇为何他要把自己的财富捐献出来的时候,他讲了一个故事:
“一只狐狸看到葡萄园里结满了果实,想到园中美餐一顿,可是它太胖了,钻不进栅栏。于是它三天三夜不饮不食,使身体瘦下去,终于钻进去了!饱餐一顿,心满意足,可是,当它要离开的时候,又钻不出来了。无奈,它只好故伎重演,三天三夜不饮不食。结果,它出来的时候,肚子还是跟进去时一样。”
讲完故事,他说:“上帝那里没有银行,每个人都是赤裸裸地诞生,最后又孑然而去,没有人能带走自己一生苦苦经营的财富与盛名!”
记者问:
“你为何要捐得一干二净?”他回答:
“裹尸布上没有口袋”。这是一个关于
信仰的力量的真实故事。类似关于信仰力量的感人故事很多,但是很多人从来没有把它与另一个概念联系起来思考,这个概念就是
制度。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
信仰是制度的第一因。说这句话的,是个人很喜欢的一位学者,他的名字叫
杨小凯。简单说,在整个世界经济学界,华人的成就远不如物理学等领域,如果他不是英年早逝,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华人"。
他的集大成之作《经济学原理》(1998年),一经出版,便被公认为自马歇尔、萨谬尔森以来最重要的第三代经济学教科书。
他与黄有光合著的《专业化和经济组织》(1999年)一书被权威杂志书评称为"盖世杰作"。财务理论奇才费希尔·布莱克称此书为"天才著作"。
他的《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2000年)被称为"对经济学根基进行重新梳理,为经济学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方法。"该书被认为"杨正在建立起一个全新的领域。是的,我敢预见,人们对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兴趣将迅速兴起,我认为它很可能成为未来的潮流。"
他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中国的历史与经济,
提出了很多具有非凡价值的观点和学说,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他的名字和思想并不为国人熟知。
他18年前逝世,年仅56岁,然而我们目前经济上遭遇的一切困难,却
并没超出他20年前的预料。回过头来说说信仰与制度。
信仰的底层就是观念,而人的行为,受观念的支配。任何一种
制度,本质上其实是对某种观念的维护和表达。我们常常提到某种制度的力量,这种力量的来源,其实是因为
绝大多数的民众持有相同的观念,而
观念来自于经验和理性,这里的理性包含了学习和反思。
比如说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其观念基础就是《自由大宪章》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而美国的联邦制,其观念基础是《五月花号公约》、《联邦论》以及《圣经》新教伦理和清教徒精神。
满清“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曾经让腐朽的王朝一度呈现出中兴态势,但最终它还是迅速走向了灭亡。
其根本原因,
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是行不通的。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国,是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制度上是模仿的美国联邦制(我们课本上常说的军阀割据其实是种误解),但最终也失败了。
其根本原因,
只学制度,不重塑观念和信仰,也是行不通的。当时国人是什么观念基础呢?
用一句当时当兵吃粮人的话说:“吃大帅的饭,穿大帅的衣,替大帅卖命。”本质上,其实还是“君臣父子”那套,这和“吃谁的饭,听谁的话”没什么两样。
民国重视教育,先后有清华北大,西南联大等培养了无数大师的学府,但毕竟受新式教育的人比例太低。整个国家的统治基础依旧是皇权时代的地主阶级,而他们观念的更新基本无从谈起。
这不仅仅是中国的历史经验教训,事实上无论是欧洲的德国、法国,还是亚洲的日本,都曾经在试错中,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
日本的崛起是脱亚入欧,经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但这次的观念更新并不彻底,
皇权思想依旧在日本根深蒂固。经过二战后麦克阿瑟彻底的改造,才使日本真正蜕变,成为世界强国。
杨小凯提出这个观点之后,皈依了基督教,但同时也处于癌症晚期。
杨小凯在谈及基督信仰时说:
“基督教新教,是一个‘不断扩张的,公正的社会秩序’。共同的信仰,给英美文明带来了‘尊重自由抉择、生而平等、恪守契约’等原则,而这些正是自由市场的源头,也是公平的政治游戏规则——分权制衡的基石。”
“自由的信仰➝自由的个人➝自由的秩序➝自由的制度”,这就是杨小凯晚年发现的新范式。
只是很可惜,他的研究和思考,并没有引起国人的关注和重视。他在晚年对国家历史转型的研究成果,无人问津。
我们错过的,不仅仅是位经济学家,不仅仅是位真正洞见民族前途的先知。
更重要的是,我们错过了他提出的那些
真理!
赞(87)